新闻中心


NEWS

盛景彭志强:K型分化下的中国创投发展趋势


 

值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,中国经济可用K型分化四个字精准描述:新能源、新材料、产业互联网、产业元宇宙等蓬勃向上,消费互联网、K12学科教育、房地产等则困难重重。如何才能洞察趋势,把握住K型曲线向上的时代机遇?
 
近日,在“K型分化-2022盛景嘉成投资人年会”上,盛景网联董事长、盛景嘉成创始合伙人彭志强以“中国创投发展趋势”为主题发表了主题演讲,希望企业家、投资人可以看懂趋势,顺势而为,拥抱未来。
 

以下为精华内容整理,以飨读者。

 

01

中国创投趋势

出现四大显著变化

 
创投业是中国迈过中等收入陷阱、中美科技博弈的举足轻重的市场化力量,是抵御经济下行压力最佳化解之道的动力源,是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所在,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导性力量和关键性支撑环节。

当下,创投趋势出现了四大显著变化。

 

第一,赛道变了,中国经济正在呈现极为显著的“K型分化”特征。

 

消费互联网、互联网金融、文化娱乐、K12学科教育、房地产、信托理财、美股中概股等行业显著下行,过去积累的巨大财富池纷纷破裂或者被消灭。

 

与此同时,新能源新材料、半导体芯片、产业互联网、产业元宇宙、信创、医疗健康、新消费等领域的增长强劲而高速。这对前几年在市场上如日中天的美元VC,带来了巨大的的冲击。

 

“选对池塘才能钓到鱼”,一边是新经济企业百万亿增量市值财富,另一边是传统产业的市值下降甚至归零,“顺势而为”,自当事半功倍。

 

第二,注册制带来投资行业发生根本性变化,Pre-IPO受到挑战。

 

注册制带来的一二级市场倒挂会是个长期结构性的问题,在这种情况下,赋能阶段必须后移,投资阶段必须前移。

 

赋能阶段必须后移

 

在全面注册制下,今后企业上市可能不会那么难了。但是,上市后的估值中枢在下降,企业持续增长和市值提升就变得特别重要。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投资机构都在谈赋能,而且是一二级市场联动赋能,强调全生命周期、全天候赋能。

创投管理人不再是把一个公司养上10年慢慢上市,而是在注册制下快速推进上市;也不是在公司上市以后,就把股票快速卖掉,而是持续推动企业成长和发展。这才是在注册制下企业的成长之道和投资之道。

 

投资阶段必须前移

 

虽然过去政府一直在积极引导创投业投早、投小、投科技,但收效甚微,因为科技创新的风险高且周期长。

 

按照投资的“第一性原理”,投资成本非常重要。投早、投小才能控制住投资成本。但在此基础上,提高投早投小的成功率、实现分阶段退出,才能掌握早期投资的密码,也将对投资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 

第三,创新创业的组织形态正在发生质的变化。

 

2015年,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时期,大学生创业遍地开花。过去的五六年,科学家创业又成为了一个比较典型的业态,虽然有不少成功案例,但科学家创业的失败率很高,因为他们相对来讲对商业化不太敏感。此外,从国家层面来讲,科学家创业,把科学家都变成企业家,算国家的大账,这未必是一件好事。

 

因此,产业公司、创业者、科学家或者技术专家、专业赋能服务机构四位一体的联合创新创业模式,实现了大手拉小手的融通式创业,可能是未来的创新创业新范式。

 

第四,优质项目来源发生了变化,一半以上优秀项目,将来自于上市/产业公司孵化的新企业。

 

所以,以后基金管理人要多去投资上市公司、产业公司新孵化培育的优秀项目,少去找上市公司募资。今天人民币募资当然是面临募资难的巨大挑战,但是,其实比缺资金更为严峻的挑战是“缺优秀项目”。

 

基于以上四个根本性的变化和对K型曲线向上行业的分析和判断,盛景提出了CIC产业孵化器模式。

 

CIC产业孵化有五个典型模式,即:以Y Combinator为代表的“赋能参股型孵化”模式;以海康威视、国联股份为代表的“上市公司控股孵化子公司”模式;以三一集团为代表的“平行公司”模式;以小米生态链为代表的体系化“CIC+CVC”模式;以五星控股、新希望·草根知本为代表的“实控人设立专门孵化平台”模式。

 

CIC产业孵化模式(Corporate InCubator)是一种更高质量、更高确定性、更高能级的创新创业形态,是产业公司、创业者、科学家或技术专家、专业赋能机构四位一体的创业模式,是“大手拉小手”联合创新创业的完美组合, 亦是一级市场最具价值的投资逻辑。

 

产业孵化模式进一步融合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技术能力、专业机构的顶层设计等 即使创业公司在遇到发展瓶颈后,通过隐性资产创新开创第二曲线,也有可能实现凤凰涅槃或者是东山再起。 

 

当下,“拥抱国运”的价值观,对企业家、创业者、投资人乃至股民,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。但是,赌国运,并不意味着站在原地,而是要沿着K型曲线向上线条进行战略性创新布局,这关系到每家企业、每个投资人的未来。

对投资人来讲,未来最好的选择,就是在K型曲线向上的赛道里,紧密地捆绑产业公司、按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新范式实现新企业孵化和投资。

 

盛景愿景是成为CIC产业孵化的能力底座和使能者,推动1万家产业公司孵化10万家产业科技公司,影响1万亿资金进入产业科技孵化;共同孵化1万家产业科技公司,联合管理1千亿孵化基金,成为中国产业科技创新的开放平台与坚定推动者。

 

02

宏观环境解读:

永远寻找新机会

 

中国过去把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,今年经济下行受到房地产的冲击比较大。央行和银保监会共同发布《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“房地产16条”),对房地产进入筑底阶段有正面作用,有利于稳定宏观经济的基本盘。

 

“房地产16条”的本质不仅仅是所谓的“保交楼”,也不仅仅是所谓的“保优质房企”,它的本质是在保银行,保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性。

 

中国的房地产,本质不是价格问题,是流动性的问题。

 

几乎所有的主流群体或者说既得利益者,都不希望房价大幅下跌。

 

我对房地产高房价绑架中国经济深恶痛绝,但是面对房地产的泡沫,房地产行业只能软着陆,房地产行业硬着陆的代价所有人都承担不起。

 

对抗房地产价格下跌的唯一方法就是让它的流动性减少,也称之为“钙化”。

 

此外,以住宅为底层资产的信托理财产品会处于高风险,而且风险会越来越大。

 

房地产已经见顶,甚至下行,中国经济将走入一个中速乃至低速增长的新周期,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。

 

再来看全球格局。2022年11月14日,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,这给中美关系带来阶段性缓和,但中美博弈长期性、艰巨性不会改变,“信创”等突破卡脖子领域因此将迎来长期发展机遇。

 

从全球经济角度来看,美联储强劲加息带来的金融风暴超出预期,预计2023年四季度美国会回到减息周期。未来一年左右,中国乃至全球仍将要面临美联储持续加息带来的煎熬。

 

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我们既然无法左右大势,只能从中发现新的机会,危险与机遇永远并存。

 

二十大的召开,给我们带来了更多高质量发展的创业机会与投资机遇。同时,国家的发展归根结底来自于人口结构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,创新力量所推动的发展机会是不容逆转的时代机遇。

 

如果走上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,无论是创业还是投资的机会将越来越多。但是,很多人习惯了走老路,沉浸在传统的习惯中,对于新机会视而不见。

 

我一直特别敬佩企业家和创业者。因为对于企业当家人来说,要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:每隔5-8年,要“挥刀自宫”一回,必须推进第二曲线创新。按现在社会发展、经济变迁的速度,当下,企业创始人“挥刀自宫”的频度和力度甚至可能还要更大。这对企业家和创始人是巨大的挑战。

 

但是对于投资人和少数股东而言,不管外部宏观环境发生怎样的动荡,只要不偷懒,总能够发现新的机会、新的趋势、新的好企业。

 

通过新经济股权投资或者成为优秀基金LP,跟上时代巨变浪潮的机会,通常大于在单一企业里连续创新突破的可能性。

 

阅读原文:盛景彭志强:K型分化下的中国创投发展趋势 (qq.com)

推荐新闻